-
在聲音的世界裡,這些冠上以"自動"為名的東西,真的可以“自動”幫你把工作完成?
-
混音時如果遇到動態太大的器樂,比如人聲或某些主奏樂器,我們往往會使用compressor加上volume automation來處理。MAutoVolume這類產品提供了另一種選擇,類似古老fader riding的技法來平衡音量,只是這次你只要播放就能“自動”調整。
既然要偷懶,參數肯定不能太過複雜,整個介面最重要的是SENSITIVITY跟下方的SPEED。前者可以把它視為效果dry / wet的比例,後者則是依照不同內容可選擇對於音量的反應速度,比如對於人聲來說,預設的“Fast”能應付大部分的狀況,另外也有旋鈕可再進行微調,仔細可以聽出不同速度反應下對於音樂表情的影響。
展開下方的DETECTOR是我很喜歡的部份,它提供了一組sidechain filter讓觸發作動的頻率限制在某個範圍中,舉例如果你希望歌手的唇齒口氣更加清楚,就可利用它調整在中高頻的地方。
中間SIDE-CHAIN這個欄位則是使用外部訊號來觸發音量調整,有一個常被提起,但個人認為實際沒那麼實用的是:在混音中你可以將所有除去人聲以外的音樂作為外部訊號(sidechain signal)來觸發人聲的調整,於是當音樂變大時人聲也會跟著加大。(把這個功能拿來作為音色設計使用可能有趣許多)
MeldaProduction所有產品都提供了非常一致的介面,右側欄位打開後可以做許多進階跟個人化的設定,包含mid / side、upsampling、midi控制...等等,視覺平淡非常工程師思考的結果,但如果習慣了各項功能都能得到快速調整。 MAutoVolume跟其他類似產品缺少的是將音量作動print到DAW,以便另外再做手動調整的功能(設計者認為不需要...),這個對某些使用者可能會有點困擾。我比較喜歡將它放在訊號鍊較前的位置,作為初步的動態控制,後續再加上慣用的compressor等等,通常可以得到不錯的結果。
-
其實如今“自動”這個字眼在商業上早已被AI取代,在音樂或聲音上肯定也是無法逃避的潮流,我自己也挺期待那樣科技的到來,只不過,有些事有趣的部分是過程囉。
另外也可以試試:
WAVES Vocal Rider:最早期此類產品的代表,簡單易用。
QUIET ART WaveRider:僅限Pro Tools使用,以midi控制的想法提供另外一種選擇。
Comments